作者:熊志
针对网友反映哈尔滨商业大学一名2017届毕业生冒名网络小说作者一事,哈尔滨商业大学微博12月28日晚发布《情况说明》称,该校已关注相关情况并开始进行调查了解。该生已于2017年考入辽宁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。
此事的起因是,微博网友@轻轻丫 日前发文称,本科就读于哈尔滨商业大学的安某某,将@轻轻丫 所写的一些网络小说,冒充成自己的,并因此获奖受益,还得到了学校官网报道以及学报的专访。
目前此事还在调查中,但从网友@轻轻丫 提供的信息看,作为堂堂大学生,冒名造假的安某某,其行为着实让人大跌眼镜——她是跟原创作者@轻轻丫 有联系的读者,有这层关系在先,却还不惧被揭穿的风险,心安理得地接受校报专访,在校园舞台上侃侃而谈地讲述自己编造的文学创作经历。
在一些校友口中,因为“初三开始从事网络文学写作”,且与多平台签约,安某某成为了极具知名度的校园名人。这次被揭穿,相较于个人形象的彻底垮塌,更值得追问的是,学校为何不加识别地捧一个谎话连篇的冒名者?
公开资料显示,安某某曾获评2015年“感动商大”人物,并以青年作家的身份领奖。而且注意,安某某在2017年从哈尔滨商业大学考入辽宁大学,攻读硕士研究生。网上有一些校友质疑,冒名造假的操作,让她得到了大学老师的硕士推荐。
该说法目前还有待证实。但毋庸置疑,通过包装个人经历,伪造创作成就而获得的在校荣誉和奖项,对她的个人发展,多少有着一定的加持效果。如果在硕士升学过程中,她确实因此而受益,那无疑也影响了基本的公平。这一点必须查证清楚。
退一步讲,哪怕她进入辽大读硕士,是完全凭实力考进去的,冒名顶替行为单纯是为了满足虚荣心,并没有造成实质性的社会危害,和学术造假一样,这种诓骗行为,同样是对大学求真精神的一种讽刺。
对高校来说,不仅是学术领域,在各个方面都应该建立起对造假零容忍的校园环境。像安某某这样盗用他人的创作经历,如果稍加核实,其实并不难以揭穿。
但学校在授予各类奖项和荣誉时,只是想到了她身上能够挖掘的励志经历,当作重要的宣传资料,而没有本着严谨考虑去核实,以至于给她的持续造假提供了空间。最终正能量的校园故事翻车了,对大学的声誉无疑也是不小的影响。
大学生冒名网文作者获奖受益,何以一路
作者:熊志 针对网友反映哈尔滨商业大学一名2017届毕业生冒名网络小说作者一事,哈尔滨商业...(117)人阅读时间:2021-01-12中国4所大学高质量论文发表数居世界前十
本报北京12月29日讯(记者 柯进)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今天在京发布的2020中国科技论文统...(126)人阅读时间:2021-01-12华广珠宝学院师生荣获“2019中国(广东)新
12月26日,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珠宝学院珠宝首饰设计教研室一行7人应邀参加2020年广东省时尚...(125)人阅读时间:2021-01-12“韵华征程·诗歌飞扬”教工诗歌朗诵比
十五年风雨砥砺,薪火相传;十五年春风化雨,桃李芬芳;十五年和谐发展,一批批学子迸发智慧的火...(151)人阅读时间:2021-01-12华广州学院召开2020年二级党组织书记抓党
为推动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,层层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,不断提高党...(166)人阅读时间:2021-01-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