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来,随着大中小学的复课加速,后疫情时代,在线教育将如何发展?如何实现教育变革?本报邀请全国政协委员、一线实践者共同探讨。
——编者按
对话嘉宾:
全国政协常委、民进中央副主席 朱永新
全国政协委员、上海市教委副主任 倪闽景
全国政协委员,上海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、民进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 胡卫
上海市虹口区青联委员、掌门教育创始人兼CEO 张翼
这次在线教育实验是否回答了“乔布斯之问”?
记者:疫情期间的大规模线上教学,是否与您一年前出版的新书《未来学校:重新定义教育》对未来教育的描绘有所重合,您如何看待此次线上教学的效果?
朱永新:疫情将未来学校的时间表推进,书中描绘的很多未来教育场景已在疫情期间变为现实,尽管此次“匆匆上阵”的教育实验因资源、硬件、人员等问题,出现了许多良莠不齐的现象,与我构想的“未来学习中心”还有较大差距,但好在已有所推进。
总体而言,此次疫情危中有机,将进一步引发我们对未来教育的思考。
记者:著名的乔布斯之问曾提出,“为什么计算机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,却唯独对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?”疫情期间的大规模在线教育行动,是否回应了乔布斯之问?
倪闽景:此次疫情让我体会到,我们的孩子是喜欢在线教育这种形式的,只不过平时他们的时间被线下教学占满了,没有时间使用在线教育。此前,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,我们实际上已有非常好的平台、技术,但这些平台和技术却“英雄无用武之地”。
疫情期间,线上教育演变成一场跨国界、跨地区的全球性实验,但是,我们只在教育形式上发生了改变,教育的内容却并没做很多改变,大数据、云计算等技术也没有充分发挥作用,相比未来教育的理想状态,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胡卫:此次在线教育行动是一次大规模的教育实验,但也不能说回答了乔布斯之问。教育是面向未来的,但在实践过程中,由于教育的功利性倾向,无论是教师、教案、教材等变革都有些滞后。“涨潮”是迫不得已,一旦恢复正常上课,“退潮”也是客观存在。重要的是,要找到“涨潮”和“退潮”之间的真问题,譬如:教师缺乏在线教育的知识、技能和经验,在线教育资源匮乏,资源准备不足、在线平台跟不上、在线教育质量的评价还不太合理等,接下来,我们要做的是不断改进,使在线教育和线下教育在融合的过程中,不断提升教育质量。
后疫情时代,在线教育将走向何方?
近来,随着大中小学的复课加速,后疫情时代,在线教育将如何发展?如何实现教育变革?本报邀请全...(162)人阅读时间:2021-01-12教育培训机构赶上知识付费直播带货风口
近期,电商直播带货的大风刮的正盛。从李佳琦、薇娅到罗永浩,再到董明珠出击线上为格力...(89)人阅读时间:2021-01-12近2亿中小学生上网激增!疫情下的网络沉
“玩游戏玩得吃饭都叫不动” 近2亿中小学生上网激增!疫情下的网络沉迷怎么办? 突如其来...(198)人阅读时间:2021-01-12吴碧霞:在线教育虽具互联网属性但本质
新华社北京5月23日电(记者冯松龄)针对在线教育师资良莠不齐、教学质量差、退费难等“顽...(154)人阅读时间:2021-01-12抗疫“持久战”,智慧课堂路在何方?
一、前言 哈佛大学于今年4月份在Science上发表了一份关于新冠疫情预测的报告,给出的推论是...(191)人阅读时间:2021-01-12